星期三, 4月 08, 2009

心術

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。父子三人被稱為「三蘇」,均列入「唐宋八大家」。

蘇洵的文章主要是以史論政,繼承《孟子》和韓愈的議論文傳統,論點鮮明,論據有力。歐陽修稱讚他「博辯宏偉」,「縱橫上下,出入馳驟,必造于深微而後止」(《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》);但有時不免帶有詭辨氣息,不免迂闊偏頗,是其短處。蘇洵在《上田樞密書》中也自評其文兼得「詩人之優柔,騷人之清深,孟、韓之溫淳,遷、固之雄剛,孫、吳之簡切」。蘇洵作詩不多,擅寫五古,詩頗質樸蒼勁。散文作品有《心術》、《幾策》、《權書》、《辨奸論》、《衡論》和《六經論》,後世傳有《嘉佑集》十五卷。

ref : wiki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心術 /文:蘇洵
  為將之道,當先治心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,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,然後可以制 利害,可以待敵。
  凡兵上義,不義雖利勿動。非一動之為利害,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。夫惟 義可以怒士,士以義怒,可與百戰。
  凡戰之道,未戰養其財,將戰養其力,既戰養其心。謹烽燧,嚴斥堠,使耕者無 所顧忌,所以養其財。豐犒而優游之,所以養其力。小勝益急,小挫益厲,所以養其氣。用人不盡其所欲為,所以養其心。故士常蓄其怒、懷其欲而不盡。怒不盡則有餘勇,欲不盡則有餘貪。故雖并天下,而士不厭兵。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。 不養其心,一戰而勝,不可用矣。
  凡將欲智而嚴,凡士欲愚。智則不可測,嚴則不可犯,故士皆委己而聽命,夫安 得不愚?夫惟士愚,而後可與之皆死。
  凡兵之動,知敵之主,知敵之將,而後可以動於險。鄧艾縋兵於蜀中,非劉禪之庸,則百萬之師可以坐縛;彼固有所侮而動也。故古之賢將,能以兵嘗敵,而又以敵 自嘗,故去就可以決。

  凡主將之道,知理而後可以舉兵,知勢而後可以加兵,知節而後可以用兵。知理 則不屈,知勢則不沮,知節則不窮。見小利不動,見小患不避;小利小患,不足以辱 吾技也。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。夫惟養技而自愛者,無敵於天下。故一忍可以支百勇,一靜可以制百動。
  兵有長短,敵我一也。敢問:「吾之所長,吾出而用之,彼將不與吾校;吾之所短,吾蔽而置之,彼將強與吾角;奈何?」曰:「吾之所短,吾抗而暴之,使之疑而卻;吾之所長,吾陰而養之,使之狎而墮其中;此用長短之術也。
  善用兵者,使之無所顧,有所恃。無所顧,則知死之不足惜;有所恃,則知不至 於必敗。尺箠當猛虎,奮呼而操擊;徒手遇蜥蜴,變色而卻步;人之情也。知此者, 可以將矣。袒裼而案劍,則烏獲不敢逼;冠冑衣甲,據兵而寢,則童子彎弓殺之矣。 故善用兵者,以形固。夫能以形固,則力有餘矣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