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2月 27, 2008

影像醫學

核磁共振攝影(亦稱磁振造影,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, MRI )磁振造影原理,是將人體置於磁場中以無線電波脈衝來改變區域磁場,激發人體組織內氫原子核的共振,而人體不同的組織,便會產生不同的磁矩變化訊號,再經過電腦處理,便可以呈現出人體組織的切面影像。至於磁振造影的磁場強度,則是以Tesla(特斯拉)磁力單位表示。正由於MRI 儀器都處於 24 小時持續的高磁場環境,MRI 與 X 光和核子醫學不同,並無致癌風險,但意外又另當別論。
影像醫學發展史 年代 大事紀1895 德國物理學家侖琴發現 X 光1896 愛迪生製造 X 光透視機1898 居里夫婦發現釙及鐳1901 侖琴得第一屆諾貝爾物理獎1903 居里夫婦得第三屆諾貝爾物理獎1934 Irene Curie 及 Frederic Joliot (居理夫婦的大女兒及女婿)   因製造人工同位素,得諾貝爾物理獎1949 美國醫師 Howry 建立初步超音波儀器1952 發現核磁共振現象的 Bloch 和 Purcell 獲諾貝爾物理獎1971 首部頭部型 CT 在英國發明1972 首部 CT 在美國展示1977 首部 MRI 問世1978 台灣引進第一部 CT (台北榮總)1979 CT 發明人英國的 Hounsfield 及 Cormack 得諾貝爾醫學獎1985 FDA 核准 MRI 臨床使用1989 台灣引進第一部 MRI (台中榮總)1991 發明核磁共振高解像技術的 Ernst 獲諾貝爾化學獎1995 PET (正子攝影)由 FDA 認可臨床使用2002 發明核磁共振三度空間解像的 Wuthrich 獲諾貝爾化學獎2003 MRI 發明人 Lauterbur 和 Mansfield 獲諾貝爾醫學CT:Computerized Tomography 電腦斷層攝影MRI :Magnetic Resonence Imaging 磁振造影PET:Positron Emission 正子攝影
任何疾病的治療都始於診斷,但許多病理變化發生在肉眼難及的身體內,早年醫師只能靠「望聞問切」,從皮表外觀推斷,後來發展出血液檢驗,總算有較多的判斷依據;但諸如骨折、腫瘤等病變,看不到體內變化,診斷終究有隔靴搔癢之憾。
羅特柏 1962 年從賓州匹茲堡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, 1969 年成為紐約大學化學教授。他是美國科學院的院士,多年來獲獎無數,包括 1987 年國家科學獎章、 1987 年 Roentgen 獎章、 1999 年歐洲放射線醫學會金章。諾貝爾得主之一羅特柏,在台灣也有高足。台大醫工所所長陳志宏,即曾師承羅特柏,是國內 MRI 研究的威權之一

ref :http://www.cc.nctu.edu.tw/~hcsci/hospital/ins/mri.htm

沒有留言: